为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教育科研水平,5月14日,羊木镇幼儿园开展区级课题《农村幼儿园数学游戏化园本课程开发研究》结题鉴定暨博爱学前教育联盟教育科研培训活动。鉴定专家组成员、博爱学前教育联盟成员单位代表以及羊木镇幼儿园全体教师共计30余人参会。会议由教研室负责人李正生主持。
本次活动通过观摩区域环境创设、区角游戏、大班数学分类活动《纽扣大竞赛》课例、播放研究过程中精彩视频片段,羊木镇幼儿园全方位展示了课题研究的成果。
“课题研究不是一朝一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化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有效探索出适合农村幼儿发展的前进思路。”羊木镇幼儿园园长卢珍全这样谈自己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和期望。
“该活动联系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在自然的游戏情境中习得分类、建立数学认知,活动精彩、有价值。”鉴定会上,教研员李俊华作课例点评。她希望,老师今后在活动中要进一步加强游戏设计能力,游戏不仅要贴近幼儿生活,还要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更要加强教师语言功底训练。
“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要回答四个问题: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研究的怎么样?”鉴定组成员刘琼英对该课题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议,并就课题研究进一步培训和指导。她认为,课题组要以今天的区级课题结题作为市级课题的起点,深入挖掘,理性研究。
“幼儿园做课题研究,是源于国家教育和社会的需要,是学前教育的性质决定的,要遵循纲要和指南的要求,面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要去小学化,开展游戏化活动。”教研室负责人李正生对该课题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他希望,羊木镇幼儿园在后续的市级课题研究中要突出数学特点,对数学游戏化内涵进一步挖掘,同时要求教师要认真阅读相关书籍,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通过评议,鉴定组成员一致认为:羊木镇幼儿园承研的区级课题《农村幼儿园数学游戏化园本课程开发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研究思路清晰,程序规范;研究过程真实,资料详实;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通过挖掘农村教育资源,开辟数学游戏化活动区域,探索开发数学分钟游戏,形成主题活动资源,构建了幼儿数学园本课程《银杏数语》,极大丰富了园本课程资源。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一是通过训练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幼儿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有用和有趣,有效培养了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品质。二是课题组教师增强了对学前数学教育的理性认识,幼儿数学教学观念得到了相应转变,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提高。三是在研究中,开发利用贴近幼儿生活教育资源,将数学活动融入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如数学元素的环境创设、区域活动的数学材料、一日活动中的数学教育契机,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让数学活动多元化,活动更具吸引力、更具内涵和品味,达成幼儿体育、智育双提升。同意通过结题鉴定。
问题即课题,活动即研究。课题研究重在成果的推广与应用,课题结题预示着另一项研究的起点。召开结题鉴定会,旨在通过观摩培训,让幼儿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克服教育科研的畏难情绪。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做的日常工作,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困难,就是在开展课题研究,就是在做教育科研。
在思考中上路,在摸索中前行。抓住课题结题鉴定培训契机,助力区域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精心组织开展的每一次研究活动,都将会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