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李老师对我的辛苦栽培。”今年暑假,广元天立国际学校高二学生赵书漾特别兴奋——在第17届中国西部数学邀请赛中,他同来自中国西部及香港、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21支代表队的40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斩获二等奖。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这是因为学校有一批高层次、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并肩作战。”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任教于广元天立国际学校的数学教师李漫欣说。
仅天立国际学校,就引进了3名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硕士高学历人才,其中北京大学材料化学博士李洋还建立了四川唯一“中学博士工作站”,专门研究高中化学竞赛和大学选修课程。
当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教师成了决定性的力量。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人才工作。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建立农村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通知》《实施名师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初步形成了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2017年5月,市委、市政府还就加快推进我市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让广元学子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制定了《关于大力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意见》文件,文件对高中学校校长选任、优秀教师培养、优质高中教育集团建设、投入保障、优化高中办学环境等方面措施更有力,责任更明确。并首次明确由市长担任广元市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短短几年,如此密集的改革政令,在广元教育史上绝无仅有。每一项改革都掷地有声,显现新气象;每一项改革都切中肯綮,直指教育弊病;每一项改革的关键词都是“教师”、“教育人才”,激荡人心。
安家费、住房补助、人才激励多种机制……近三年来,我市从山东、陕西、河南、湖北、江西、云南、重庆、成都、绵阳、泸州等省内外引进高级教育管理人才11名、特优教师187名,回流优秀教师48名,柔性引进职教专业骨干教师69名。
“内心就是喜欢教师行业,恰好有了这个工作机会。”西华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苍溪县城郊中学樊朝乐老师说。广元对引进的硕士研究生给予8万元安家费、每月400元生活补贴,但吸引他的,并不是物质因素。
“对于短缺专业教师或高层次人才,招聘程序更便捷,不拘一格的选才方式,让更多优秀的人当教师。”城郊中学校长殷邦文道出了樊朝乐的心声。
唐道江,四川资阳人,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头顶“省优秀教师”“省骨干教师”“集团优秀教师”等诸多耀眼的光环,在资阳任教期间,唐道江培养出了13位清华、北大学生。2013年,作为市委、市政府第一批特殊人才,来到广元外国语学校,立志为广元教育发展做出贡献。他同孩子们打成一片,被孩子们亲切的称呼为“唐老爹”。
江晓音,全国高中语文赛课一等奖获得者,所教学生有20余人考入清华北大。江老师先前在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执教。在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读书的向欣瑞、赵海懿、牟星宇、陈韦林、程云果、孔令文等12名同学听说江老师来到广元天立国际学校,就毫不犹豫地追到广元,在她班上报名就读。
栽下梧桐引凤来。这几年,全市教育人才结构得到全面优化,引进了一批“211”、“985”重点大学或具有海外教育经历的硕士和博士,全市中小学现有博士1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72名,免费师范生144名,其中不乏北大、清华、北师等著名高校优秀毕业生加盟广元教育。全市现有特级教师84名。今年首次评定中小学正高级教师6名,持续为县区、为中小学校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层次教师,这些有效举措有力带动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的首要特质。全市通过把师德作为教师年度专项考核内容、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弘扬先进典型、评选“广元教育之星”“最美教师”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全市涌现出为抢救落水群众不幸壮烈牺牲的“见义勇为烈士”教师刘小兵、“见义勇为公民”副校长黄有斌、身患尿毒症数十年仍坚守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田祥武、扎根农村教育默默奉献业绩优异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文天立、教学有方爱生如子桃李满天下的“模范班主任”徐茂丽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近五年全市先后有600余名教师被表彰为全国、全省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队伍正在形成。
特优教师的引进,教育人才的集聚,为加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我市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政策先行,倾情关爱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扩量提质,倾力打造专业化教育人才队伍;大力推进“名师工程”,形成有影响的名师团队;拓展空间,倾智引入优秀外地名师,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谈到未来我市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市教育局局长杨松林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