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承载着万千学子的梦想,寄托着万千家庭的期望。高中教育要出彩、出成绩、出质量,既要狠抓过程管理,苦练内功,更要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大力提升优质高中水平。
改革创新:实施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为实现高中教育质量新突破,2013年起,市教育局在研判全市高中教育现状、总结广元中学开设“基地班”基础上,在市级及以上高中学校全面实施创新拔尖人才培训计划。五年来,“基地班”“英才班”“创新班”花开遍地,硕果累累,成效显著。
剑阁县全面落实市教育局提出的高中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行小班化教学,个性化培养,科学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强化优配师资、优化教育方案、设立管理团队、政策支撑四个保障,强力推进高中“基地班”建设。该县拔尖创新人才基地班成立后,大大减少了优质生源外流。2013年全县中考前120名优生中,在县内“基地班”就读104人。同时还吸引绵阳等地学生回流,2013年中考全县第一名的柯妮宏从绵阳中学回到剑门关高中就读。
旺苍中学从2013年开办“小英才”班,现已有两届“小英才班”参加了高考,均创造了100%上重点本科的奇迹。“我校在抓‘小英才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限定班额,采取小班制,保证个性化辅导。二是与成都七中等名校建立合作关系,教学资源共享。三是科学配备教师团队,优化教师队伍和教学方法。四是对每一个学生建立学情档案,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情和思想状况。”该校校长戴明说。
不仅旺苍中学,全市广元中学、苍溪中学、广元外国语学校、剑阁中学、剑门关高中、宝轮中学等高中学校“基地班”在今年高考中全线飘红,重点本科上线率99.6%。这一成绩充分证实了当初实施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正确性。
优化布局:形成优质特色、分类错位发展高中格局
为高效整合高中教育资源,形成高中发展全市一盘棋,2012年起,全市启动了高中教育布局调整,利州中学、081中学退出高中教育,集约教育资源做大做强优质普通高中。大力引进优质高中教育资源,随着天立国际学校成功引进,万达中学顺利举办,广元外国语学校快速发展,在更高平台、更宽视野、更大力度上激发了广元高中学校的竞争与发展。
目前,全市普通高中25所,有10所普通高中被授予市级示范性高中称号,4所高中跨入省二级示范性高中行列,2所跨入省一级示范性高中行列。
同时,我市职业教育按“保规模、调结构、强管理、提质量”工作思路,初步形成以职教园区和高职院校为龙头,国家重点和县级职教中心为主体,城乡职教培训机构为支撑的职业教育体系,国家级职教示范校、重点校辐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服务地方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固本强基: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
“营造最优的育人环境”。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高中学校建设。剑阁县投入达4000万元,全部配套完备高中学校的现代化设施。广元外国语学校投入1000万元,新建了“风雨操场”;元坝中学投资780万元,改建了食堂和田径场;苍溪中学加快新校区第三学生公寓和老校区运动场的建设。同时,“智慧广元”项目优先倾斜高中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助推信息化手段在高三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提高了课堂容量和效益。
如今,全市高中学校都配备了电教设备、实验室、仪器室,装备达到或超过了部颁一类标准,图书阅览条件得到改善,全市高中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铸强师能 筑牢内涵发展根基
成立“名师工作室”。目前全市组建“名师工作室”149个。按照“6+1”“6×2”培育机制,辐射带动全市各学科学段、遍布城乡的2400余名骨干教师提能发展,成为优秀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孵化器和培养培训基地,在全市教师中反响强烈。
坚持开展教师校长全员参与的教学大比武活动。我市连续八年开展教学大比武活动,累计8.22万人次参加初赛、3.85万人次参加复赛、2.08万人次参加决赛,评选出一等奖2704个、二等奖5895个,三等奖6282个。通过教学大比武活动,有力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锻炼了一大批教学能手,“课堂论高低,教学见英雄”的教育教学研究之风更加浓厚。
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苍溪县分批把校长选派到名校挂职交流锻炼已成为惯例。从2011年起,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校长论坛和校长教学大比武,旺苍县每年都要邀请北京、上海、浙江、重庆、成都等地教育专家对全县校长进行培训,每年选调10名左右的优秀年轻校长到省内外名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离岗挂职培训。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优质高中教育,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大力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意见》。教师节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高中学校进行调研,全市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领导调研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名教师工程’、‘名校长工程’、‘名学校工程’、‘名教育集团工程’的“四名工程”,让广元孩子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广元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松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