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双减”相关政策,剑阁县各中小学多方发力,深化课后延时服务,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助推学生快乐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国光小学地处偏远乡村,这里的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山上摘野果、采野花,光着脚走在田埂上,都体会过泥巴从脚趾缝里冒出来的感觉,泥巴对他们来说十分亲切。为了让孩子们多一些乐趣,老师们把玩泥巴融入课堂,就地取材,取来后,和泥、打泥巴、捏泥巴。孩子们根据兴趣爱好,精心捏塑着手中的作品。不一会儿,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动物、小玩具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除了把玩泥巴搬到课堂之外,国光小学还传承民间艺术,教学生用竹节制作“木偶人”,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木偶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如果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加之生动的故事,效果绝不逊于传统艺术皮影戏,孩子们乐此不疲。
南禅小学为保证课后延时服务高质量推进,为家长监管解忧,为学生成长助力,采取作业辅导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形式,科学、合理设置了课后辅导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社团参加活动,21个社团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高池小学根据学校在管理、师资以及场地等方面的情况,确定了以兴趣培养、艺体活动等多种形式的课后延时服务,开发利用当前师资资源,为延时服务做好坚实保障。
羊岭小学将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及老师自身的特长融入活动中,共成立了包括舞蹈、器乐社、绘画手工、棋艺社等13个兴趣小组。而这些兴趣小组中,最具特色的就是羊岭童帽的技艺制作,学校不仅邀请了当地的技艺传承大师现场讲解童帽文化,还展示了民间手艺工作者技艺精湛的手工制品,激发了孩子们对童帽手艺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后延时服务活动的开展,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变多了,他们在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找到了自信,学习上也更有信心。
小剑小学:现在很多学生都喜欢趴在桌子上写字,没有掌握写字的正确要领,王红梅老师的书法课注意到了这一点,课堂上,她重点对学生们的坐姿、握笔的方法等基本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做了示范,规范了学生的书写姿势。
迎水小学在课后服务中,重点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手工课上,何涌泉老师让孩子们用纸板、木棍、花朵等材料,大胆构想,小组合作,完成手工制品。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高兴地讨论,纷纷提出自己的设想,最终他们用画、剪、粘、拼、贴等方法塑造和制作了不同形态的手工制品。通过手工课,培养了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活跃了学生思维,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