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北幼专在文物商处发现学校成立五周年的重要历史文献。
该文献出品于1942年。其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学校发展最艰难的时期,为了躲避日机轰炸,学校从须家河搬迁到大石板。根据该文献记载,当时,全校师生在借为校舍的寺庙基础上,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自力更生,修建教室,平整操场,完成了大石板校区的草创,并于此时举行了成立五周年庆祝活动,出品该文献以资纪念。文献内页有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民国川军邓锡侯部将领、后为解放军第八步兵学校副校长、解放军西南军区高参、四川省政协常委的杨晒轩为学校题写的校训;有历任广汉、阆中、广元县长的罗崇礼所作的封面题字;有学校第七任校长辜文湘为文献撰写的前言,他在前言中谆谆教诲学生:国难当头,这样美好的读书环境来之不易,大家要珍惜这样的读书机会。
文献完整保存了学校大石板校区草创时的平面图、校训、校旗、校歌和在校生花名册等。文献封面文教编号和省地方志机构印章证实,该文献为官方档案,后流入民间,可信度极高。是川北幼专目前发现时间最早、品相最好、信息最丰富的校史文献。
该文献最重要的史料价值是记载了川北幼专创建的准确时间为1937年8月。据相关文献记载,1937年7月,川军出川抗日,北路军先头部队抵达广元城,广元县政府和广大爱国市民举行盛大欢迎仪式。北路军抵达广元城和川北幼专创办两件事情前后紧密相连的关系,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学校创办是受抗日救亡热情的激发,确证了文献记载的“实现民族复兴”乃学校创办初心。
该文献所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已然积淀成为川北幼专最深沉的文化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