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商务合作:19196450083 QQ群:475709268
     

搜索

投稿邮箱:scjyxxw@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广元 > 基础教育

红烛映山乡 山花祭师魂——记开展教育扶贫不幸殉职的昭化区磨滩村小教师刘明科同志

时间:2018-04-17   来源:广元市教育局   浏览量:860
字体:      

红烛映山乡  山花祭师魂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记开展教育扶贫不幸殉职的昭化区磨滩村小教师刘明科同志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刘明科同志,男,生于1963年7月10日,今年55周岁。1984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任教于昭化区观音小学、磨滩村小。在34年的从教生涯里,28年战斗在村小教学第一线。从教以来,始终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爱生如子,甘为人梯,深受学生和家长爱戴。2018年3月21日,刘明科同志在下乡教育扶贫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因公殉职,将宝贵的生命和一腔热血献给了他一生钟爱的山乡教育事业,他是扶贫干部的楷模,他是人民教师的骄傲。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当前,教育扶贫处于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向刘明科同志学习,扎实工作,奋勇拼搏,以崭新的工作风貌投入到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中去,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红烛映山乡  山花祭师魂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记开展教育扶贫不幸殉职的昭化区磨滩村小教师刘明科同志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刘明科倒下了,倒在了教育扶贫“一个都不能少”的路上,倒在了脱贫攻坚百米冲刺的关键时刻。他的生命价值,在他学生身上升华……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刘明科,男,广元市昭化区磨滩村小教师。2018年3月21日,在前往马安村核实学生就读信息的途中遭遇车祸,因公殉职,年仅55岁。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就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作为一名贫困山区的教师,刘明科深知贫困的根源在于教育的缺乏。他主动融入全区脱贫攻坚战,站在了“控辍保学”的最前沿。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2016年春季,主动申请从中心校到磨滩村小工作的刘明科,承担的第一个重任就是担任马安村教育扶贫组组长。马安村地处偏远,距离磨滩村小7余公里,通村通社道路难行,加之群众贫困度深,工作难有成效,别的教师避之不及,刘明科却欣然接受,第一件事就是带着组员谭天亮和尹晴走村入户,逐一摸排学生就读信息。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2018年春季,马安村有0至15岁适龄少年儿童57名,其中随父母外出务工就读的有35人,由于手机号经常更换,核实学生就读信息变得较为困难。最伤脑筋的,还是那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举家搬离,但户籍仍在马安村的农户。他们在哪里,家里有没有适龄学生,连本社社长都说不明白。“务必摸清每一个家庭情况,不能让一个孩子因为漏核失学”,刘明科严格要求组员。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雷厉风行、遇事认真是刘明科一贯的工作作风,更是他的事业境界。为了准确掌握每一个家庭的第一手资料,牢牢把握“控辍保学”主动权,刘明科利用早晚群众在家的机会,骑着摩托进社逐一跟群众攀谈、核实,还为马安村每一个农户建立了就学动态台账,真正做到了知根知底、心中有数。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在刘明科看来,只要有一个学生信息不是从家长口中得来的,马安村控辍保学就存在问题。马安村一社有一何姓家庭,不久前举家搬离,其家庭孩子就读信息不明,刘明科十分着急。出事的头一天,他骑上摩托,前后四次找这一家亲戚邻居要联系方式,均无结果。他没有放弃,决定第二天再去一社实地调查。如果没有锲而不舍、不达不休的工作态度,他就不会牺牲在扶贫路上。但为了孩子,他承担了所有风险,哪怕是付出最宝贵的生命。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自己的联挂村工作必须做好,周边乡镇在磨滩村小读书的学生也不能落下。相处久了感情深了,他们中间有哪个没来上学,我这心就一直悬着。”刘明科班上有一个同学叫李杰,家在旺苍县枣林乡解放村四组,距离辖区学校远,上学来回很不方便,加上家境贫困,家人产生了让他辍学的想法。刘明科知道情况后,考虑到李杰家距离磨滩村小近,就上门做工作,把李杰接到自己班上就读。李杰家庭属于建卡贫困户,奶奶由于风湿骨头坏死,做手术花光家了中所有的积蓄。刘明科得知有社会捐赠时,第一时间联系了广元市教育基金会,为李杰争取了救助基金1000元。今年1月16日,李杰前往元坝领取救助基金。刘明科一早把李杰裹得严严实实,顶着寒风骑车送孩子到观音小学集结。下午孩子归来,他又骑车把李杰接回磨滩村小。这样贴心的关怀,进一步坚定了李杰在磨滩村小读完小学的信心。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两年零三个月,刘明科和他的两个组员足迹踏遍了马安村的每一块地方。流动监测、信息核实,村里212个家庭他都了如指掌,57名适龄孩子“一个不少”地入学就读,而他的摩托车在扶贫路上,早已超出25000里的路程。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贫困学生,一个都不放下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这是教育扶贫的终极目标。“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能上学,和其他家庭的孩子在同一个起跑点上”,这是刘明科多年来的梦想。为了梦想达成,他一直坚持和奋斗着。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精准教育扶贫,刘明科从宣讲教育扶贫政策,树立贫困家庭信心开始。昭化的贫困学生生活补助“倍增”计划和义务教育学生区内就读“0费用”计划,从根本上缓解了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家庭经济窘迫状况。为了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春风送到每一个贫困家庭,刘明科煞费苦心:班会上讲,校会上讲,村民大会上讲,甚至走进贫困家庭,面对面、一对一地宣讲。同事们笑劝他:“讲讲就行了。逐户去讲解,多麻烦!”刘明科却一脸严肃地打比方说,教育资助就是在给贫困家庭输血,宣讲政策等于为这个家庭连接输血管。要是这个重要环节没做扎实,血液是到不了这个家庭的。建卡贫困户解正菊家庭贫困,无力承担时读初三孩子的生活费,产生了让孩子辍学的想法。刘明科知道情况后,连续三晚骑车去他家,详实讲解国家的教育资助政策和申报流程,并答应协助办理。银行卡里多了一笔资助金,解正菊送孩子读完大学的底气十足。近三年来教育扶贫政策逢人就讲,刘明科成了周边乡镇的“大喇叭”。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刘明科母亲78岁高龄,多病,妻子基本丧失了劳动力,家庭经济窘迫。为了减少开支,他所穿衣裤鞋袜,大多是从地摊上“淘来”的残次品、减价货。他对自己“抠门”,但对于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却毫不犹豫。学生权九瑞父亲聋哑,母亲精神异常,姐姐就读于成都科技学院,家中还有老弱多病的婆婆爷爷,家庭异常贫寒。面对这样的“特困”学生,刘明科在学习上给他“开小灶”,在经济资助方面,给予他最大的帮助。他的学习用品,大多由刘明科购买。每次登门家访,刘明科都不会忘记给权九瑞爷爷婆婆带营养品。34年来,刘明科慷慨解囊,资助了多少学生,这笔账,连跟他同事23年的安永洪也算不清楚。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在刘明科看来,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当然也包括重度残疾不能到校学习的孩子。他们是特殊群体,理应受到更多关爱。马安村四社学生赵玮林,属于智力缺陷儿童,不能正常到校上课。刘明科主动向学校申请,做赵玮林“送教上门”的班主任。每周1节课,周周不间断,刘明科不论严寒酷暑、狂风骤雨。为了激发赵玮林学习兴趣,刘明科每次去,都会为孩子买文具玩具,大到布娃娃,小到一支铅笔。赵玮林喜欢画画,刘明科就教他构图上色。在一次“送教上门”归来的途中,由于刘明科近视,晚上视物不清,一不小心,摩托撞到了限宽水泥墩上,他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但他毫无怨言,下一周又乐呵呵地去。“刘老师的心中装满了孩子,唯独没给自己留一点空间”,赵玮林的爷爷这样评价刘明科。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两年三个月,刘明科为26个贫困家庭孩子申办了教育资助,自己掏腰包救助了5个贫困家庭孩子。与乡里乡亲血浓于水、不离不弃,刘明科书写了贫困家庭孩子“0失学”新篇章。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坚守山村,一刻不懈怠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习惯了贫穷。“要彻底扭转贫困山区的现状,必须从娃娃抓起”,自参加工作后,刘明科就为山区教育殚精竭虑,“教好书、育好人,尽力让每个孩子成人成才”的这根弦张力十足,34年从未松弛。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刘明科不是党员,但他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甚至苛求自己要做得比党员教师更出色。他先后在磨滩镇的中华、长青、马安等5个村小工作了整整28年。“在校长的眼里,刘明科是个十分‘听话’的同事。他最有韧性,哪里条件艰苦,校长就安排他到那里。”初到马安村小工作时,学校条件差,厨房破旧,连一方勉强看得过去的灶都没有。灶没有,刘明科和同事们就自己动手打灶;柴没有,刘明科就和同事们放学后上山捡拾。艰苦的条件,反倒锻造出刘明科的一股拼劲。他把这股拼劲用在了自我素养提升上,用在了教学技能的增创上。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2015年,考虑到刘明科年龄大、身体状况不好,学校调他回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心校工作。不到一年,磨滩村小缺数学教师,校长又找到他面前。他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到了磨滩村小,除了上两个年级的数学课外,他还主动申请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刘明科的教学任务是最重的,在同事们看来,年过半百的他已在超负荷工作。已经在教学上有一定建树的刘明科没打算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相反,工作更加努力,学校的重大教育教研活动,他都要带头。白天,他的课连轴转;晚上他要备课、改作业。尽管家离学校只有十多分钟车程,但他很少回去,有时周末为了扶贫也难得回家一趟。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刘明科坚信,一个孩子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一辈子的幸福。为了提高课堂效益,他锤炼教学语言,强化教学艺术,34年读书不止。对教书育人的钟爱,让他不断进步。2017年全区教学质量检测,他的教学成绩排在了全区前10,这对于一个村小教师而言是很难得的。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在教学上,刘明科不但严格要求自己,也同样严格要求年轻教师。青年女教师尹晴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由于工作需要,她担任了一个班的数学课教学。专业不对口,知识存在缺陷,最初她的课堂“糟糕透了”。教师谭天亮,由于刚刚毕业参加工作,教学经验匮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质量老上不来。刘明科老师看不过去了,加班加点为两位老师“补课”,解答专业难题,传授课堂技艺。为了尽快让年轻教师成为教学上的行家里手,刘明科两年来上示范课28节,手把手地带动。在他的影响下,磨滩村小教师成长加快,整体教学质量赶超了中心校。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他有一副热心肠!”短短的七个字,聚合成了刘明科扶贫路上的人生丰碑。清贫、赤诚、奋斗、奉献,是镌刻在丰碑上的八个金色大字,它们一路辉映下去,照亮了贫困山区……bcQ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整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  巴中招聘网  巴中人才招聘网  巴中招聘  巴中求职  巴中找工作
热门推荐
最新浏览
全站排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