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评估核验“合格关”。组织学校全面自查自纠食品安全,联合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两轮大督查、大整改、大验收工作,加强评估核验,核验合格的方可开学,核验不合格的须按期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或不按要求整改的坚决不予开学。
严把食堂员工“卫生关”。要求食堂从业人员除持有效健康证明外,需经岗前防疫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方可上岗;要求食堂从业人员每天晨、午、晚岗前监测登记体温,若有异常(发热、咳嗽等)情况停止工作,立即上报;要求食堂从业人员作业期间佩戴口罩,穿戴工作服和一次性手套。
严把食材供给“质量关”。严格落实营养餐配送制度,索票索证齐全,严守二人以上验收登记制度,严禁“三无”产品、变质食材食品流入学生食堂。食材入库后,注重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实行隔墙离地10厘米存放食材,强化定期清理过期原辅材料和食品。
严把规范操作“流程关”。全面规范使用食品冷藏设施、防蝇防尘设施、空气消毒设施和餐具清洗消毒设施。严格要求从业人员洗手消毒后上岗,认真执行餐用具清洗消毒程序,坚持食堂一日一清洗一消毒。抓食品管理,严格遵照食谱配餐,严禁提供未煮熟煮透食品。
严把错峰就餐“管理关”。实行错时错峰用餐,推行分餐制,设置“一米线”排队用餐等待线。落实“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制度,落实“一人一桌、顺向而坐、保持间距”要求。餐后组织师生迅速离开就餐地点,及时打扫餐厨卫生,并按时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