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以保障入学、加大投入、保障师资、加强管理等四举措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让老百姓子女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是保障入学,促进教育公平。在电视台开办《教科之窗》栏目,宣讲《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发放法治宣传单、开办教育扶贫政策讲座、入户走访群众,强化家长“不送子女上学违法”“送未成年人打工违法”的法律意识。建立入学督促制度,下发《入学告知书》《敦返复学通知书》,及时劝返辍学学生。发放《适龄儿童就学联系函》,确保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能在外地顺利入学。以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三残”学生上学问题。按照“一生一册、一人一案、送教上门”等方式,解决重度残疾学生的就读问题。按照“无差别对待、全纳同城化”的原则,解决招商引资人员、外来经商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问题。统筹整合400万元设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募集1000万元建立“卢俊卿奖学基金”,全面落实教育救助,全县无一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二是加大投入,增加资源供给。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县政府成立教育发展基金,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实施“乡镇标准中心校、乡村最美学校、学前教育提升、高中学校改善、教育信息化提速”等五大建设工程,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按照“三集中两扩容”的工作思路,做好县城学校空间布局规划,加大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引进民办天立学校,调整教育结构,满足家长送子女就读的多元需求。
三是保障师资,营造乐教氛围。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管理机制,切实提高苍溪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满意度。积极探索“县管校用”办法,实施“千名教师招引计划”,建立县外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等专业人才引进机制。建立38个“名师工作室”,引领培养学科骨干教师。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逐年提高补助标准,执行乡村教师职称评定“激励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校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定期表扬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高教师政治地位,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激发全县教育工作者倾情教育、奉献教育。
四是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质量。集中开展“规范管理年”“质量提升年”“管理深化年”专项活动,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教育红利得以持续释放。加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彻底整治教育“微腐败”。依托地域“红色”文化和剪纸、狮舞、高跷等传统文化大力开展各类特色示范校园文化创建,促进学校内涵特色发展。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工程,建成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5所、各级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4所、市级以上艺术教育特色学校8所、各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77所、义务教育质量考核位列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