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切实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促进利州法治建设稳步推进,利州区教育系统以“四条主线”积极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新常态。
课内课外分别学。一是以课题教育为主渠道。严格落实中小学法治教育有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坚持课程普法“三各不”,即:课时不减少、内容不缩减、要求不降低,并结合学科实际,突出法治教育“三性”(现实性、多样性、渗透性),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课时,班班有活动,年年有考核“四统一”,以此增强广大师生法治思想意识,养成学法,守法的法治理念。二是开启指尖学法模式。利用班级QQ群,学校微信公众号等,适时发布有关学法新动态、法治小新闻等,做到校内学法与校外学法有机结合。
重点时段认真学。一是继续聘请公安、司法、检察院等行业专业人员作为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校园禁毒、法治专题讲座,并以“五好”教育为基,大力培养学校法治副校长助理(学生),持续开展安全教育演练、法治教育讲座、法治辩论赛、班会队会法律学习活动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二是抓住“国家宪法日”“全国法治宣传日”“送法进社区”等时间关键点,以活动的开展带动深入学法。
关键群体集中学。实行重点群体开好“三个第一课”。教师入职上好第一节法制课;初高中新生入学上好第一节法制课;小学一年级和家长开学上好第一节法制课。确保所有学生及家长学法用法全覆盖、无缝隙衔接,全力构建集家庭、学校、社区、司法于一体的法治教育网络体系,实现青少年法治教育向家庭、向课余、向社会延伸。促进全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一校一品体验学。促进各学校积极探索法治教育方式方法,着力抓好法治教育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通过开展“法制棋”“模拟调解庭”“生命与法”“小品法制课”等校园普法模式增强法制体验,进一步抓好学校“法治示范校”创建以及平安校园等创建工作,力争形成一校一品的法治校园新模式。